“一帶一路”戰略甘肅黃金段建設信息(之一)
來源: 時間:2015-04-29 閱讀:0
編者按:2013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分別提出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同年11月十八屆三中全會“一帶一路”成為國家戰略,“一帶一路”戰略迅速成為全球關注焦點。2015年3月,《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已全文公布,在世界經濟持續低迷,中國的發展進入“新常態”的背景下,中國政府提出“一帶一路”設想,為世界打開了“一扇窗”。“一帶一路”戰略為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沿線至少65個國家、數百個城市,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目前,國內各省市正編制地方對接“一帶一路”規劃,做好充分的準備迎接這一戰略帶來的強勁發展動力,甘肅正處于國內“一帶一路”的核心區域。本網特搜集、整理“一帶一路”甘肅段相關建設信息進行發布,敬請關注。
甘肅省商務廳
2015年甘肅省商務廳確定了“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重點任務及具體措施。提出以企業為主體,以項目為抓手,以擴大經貿合作為目標,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加快“走出去、引進來”步伐,擴大合作領域,加快互聯互通建設、構建向西開放平臺。
●提升蘭州新區和七個國家級開發區對外開放水平,加大招商力度,承接國內外產業轉移,力爭建設一批外向型產業園區,培植一批面向中西亞及中東歐市場的生產基地和加工貿易基地,延伸產業鏈條,發展產業集群,使蘭州新區和國家級開發區成為承接產業轉移和招商引資的主陣地,建設支撐“絲綢之路經濟帶”重要增長極。
●支持大型企業和省內地質勘探企業聯合走出去,以參股、并購等方式,共同開發中西亞等境外資源,建立戰略資源進口基地,帶動進料加工復出口;支持外經企業依托甘肅承攬鐵路、橋梁、房屋建筑、水電、打井、探礦等海外承包工程的傳統優勢,積極參與中西亞、中東歐的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或者“以工程換資源”。
●強化技術和外派勞務合作。發揮甘肅在旱作農業、設施農業、風能太陽能利用、荒漠化治理、制種培育、中醫藥制造、畜產品加工、醫療衛生等領域的技術優勢,面向中西亞地區開辦技術培訓、實施技術援助、開展技術交流。加大“投資+勞務”、“技術+勞務”、“工程+勞務”等項目勞務輸轉力度,建立面向中西亞及中東歐國家的勞務輸轉基地。
●培育集成電路、軸承、石油鉆采設備、稀土新材料、聚乙烯醇纖、碳素以及化工機械等機電高新產品出口基地。
●建設蘭州西北綜合性交通樞紐、西部商貿中心、國家級物流節點城市,建設蘭州國際港務區,力爭開通蘭歐鐵路列車,把蘭州建設成國家陸路進出口貨物集散中心。
●加快天水、酒泉、嘉峪關、金昌、武威等省內沿線支點城市物流業發展,形成以亞歐大陸橋甘肅段為主軸,覆蓋周邊區域、輻射西部地區的物流網絡。
●加快省內8個區域大型特色農畜產品交易市場、蔬菜果品綜合交易市場建設,推進內外貿一體化。支持流通企業通過新建、參股等方式建立海外營銷網絡。
●鞏固現有蘭州中川機場國際航線,開辟蘭州直飛中西亞、中東和歐洲等地區重要城市的國際航線。完善敦煌機場基礎設施,爭取敦煌機場口岸盡早對外開放。力爭嘉峪關機場列入“十三五”國家口岸發展規劃。
●爭取馬鬃山陸路口岸早日復通。加快蘭州新區綜合保稅區建設和封關運行。運營好武威保稅物流中心。積極爭取酒泉嘉峪關、金昌、平涼、天水等有條件的地方建設保稅物流中心。
●圍繞華夏文明傳承保護示范區建設,借助與中西亞及沿線國家的歷史交往、地緣相連、文化相近等優勢,積極培育文化、旅游、建筑、中醫藥等服務貿易優勢,打造一批體現甘肅特色、在全國乃至世界具有影響的文化等服務貿易品牌,實現與貨物貿易良性互動。
●引進和培育一批服務外包企業,提升承接服務外包業務的能力和水平。加快服務外包人才培養,建設服務外包基地。
《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段“6873”交通突破行動實施方案》
《方案》指出,我省將集中力量開展“6873”交通突破行動,即:從2015年起用6年時間,完成投資8000億元以上(公路建設5000億元、鐵路建設3000億元、民航建設400億元),建成公路、鐵路70000公里以上,實現全省對內對外公路暢通、鐵路連通、航路開通3大突破,從根本上解決交通發展不足的問題。
●根據《方案》,將主要完成加快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通道建設、加快綜合交通運輸樞紐建設、加快現代交通物流設施建設三方面任務。圍繞蘭(州)白(銀)、酒(泉)嘉(峪關)等重要節點,超前謀劃,加快建設橫貫全省東西向的國際化陸橋大通道和南北向的運輸通道等重大交通項目,全面提升蘭州國家級綜合交通樞紐地位。依托蘭州高速公路、普通國道繞城環線建設,進一步優化蘭州都市圈公路交通網絡
●圍繞蘭州鐵路綜合貨場和蘭州東川貨運中心,打造蘭州東川鐵路國際物流中心,構建服務全國、面向中亞、西亞以及歐洲的鐵路綜合樞紐
●依托蘭州中川機場,建設國家向西開放的重要航空樞紐;加快蘭州新區綜合保稅區物流園區和蘭州國家級區域物流基地建設,著力發展面向中亞、西亞乃至中東歐地區的對外貿易,進一步帶動本地特色產品出口外銷。
●《方案》提出,著力打通甘陜、甘川、甘青、甘新、甘蒙、甘寧省際公路運輸大通道,到2020年,新增省際主要出口70個,其中高速出口20個、普通國道出口25個、普通省道出口25個。重點支持隴東南地區對外出口通道建設,優先打通甘陜川出口路和斷頭路。同時加快推進G215線馬鬃山口岸—橋灣段建設,打通馬鬃山口岸主通道;加快推進G7京新高速白疙瘩—明水段,肅州—航天城高速,北山—仙米寺高速,G213、G312、G331、G569等公路建設,強化與內蒙策克、甘其毛道口岸,新疆老爺廟等口岸的路網銜接。
●到2020年,建成鐵路3400公里,鐵路運營里程達到7200公里,積極推進省內規劃的銀川—西安鐵路、中衛—蘭州客運專線、蘭州—張掖鐵路三四線、呼銀蘭客專、敦煌客專、定西—平涼—慶陽快速鐵路、蘭州—天水—漢中等鐵路的前期工作;積極推進省內規劃的長慶橋—慶陽鐵路、環縣—海原—中川鐵路、寶雞—中衛鐵路增建二線、西安—平涼鐵路增建二線、成都—蘭州鐵路、酒泉—額濟納鐵路、西寧—合作—成都鐵路、陽平關—隴南—九寨溝鐵路、慶陽—黃陵鐵路等項目前期工作。
●到2020年,新建成機場4個,完成蘭州中川機場二期擴建飛行區工程,加快建設三期擴建工程,將其打造成為西北重要的航空樞紐、歐亞航路機場、航空公司基地機場。實施嘉峪關和敦煌機場改擴建工程,積極打造嘉峪關國際航空口岸。新建平涼、臨洮、武威機場,推進遷建天水機場,加快白銀、臨夏、定西、鼎新、夏官營等支線機場項目前期工作,加快推進通用航空機場建設。
(轉自建投網)
甘肅省商務廳
2015年甘肅省商務廳確定了“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重點任務及具體措施。提出以企業為主體,以項目為抓手,以擴大經貿合作為目標,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加快“走出去、引進來”步伐,擴大合作領域,加快互聯互通建設、構建向西開放平臺。
●提升蘭州新區和七個國家級開發區對外開放水平,加大招商力度,承接國內外產業轉移,力爭建設一批外向型產業園區,培植一批面向中西亞及中東歐市場的生產基地和加工貿易基地,延伸產業鏈條,發展產業集群,使蘭州新區和國家級開發區成為承接產業轉移和招商引資的主陣地,建設支撐“絲綢之路經濟帶”重要增長極。
●支持大型企業和省內地質勘探企業聯合走出去,以參股、并購等方式,共同開發中西亞等境外資源,建立戰略資源進口基地,帶動進料加工復出口;支持外經企業依托甘肅承攬鐵路、橋梁、房屋建筑、水電、打井、探礦等海外承包工程的傳統優勢,積極參與中西亞、中東歐的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或者“以工程換資源”。
●強化技術和外派勞務合作。發揮甘肅在旱作農業、設施農業、風能太陽能利用、荒漠化治理、制種培育、中醫藥制造、畜產品加工、醫療衛生等領域的技術優勢,面向中西亞地區開辦技術培訓、實施技術援助、開展技術交流。加大“投資+勞務”、“技術+勞務”、“工程+勞務”等項目勞務輸轉力度,建立面向中西亞及中東歐國家的勞務輸轉基地。
●培育集成電路、軸承、石油鉆采設備、稀土新材料、聚乙烯醇纖、碳素以及化工機械等機電高新產品出口基地。
●建設蘭州西北綜合性交通樞紐、西部商貿中心、國家級物流節點城市,建設蘭州國際港務區,力爭開通蘭歐鐵路列車,把蘭州建設成國家陸路進出口貨物集散中心。
●加快天水、酒泉、嘉峪關、金昌、武威等省內沿線支點城市物流業發展,形成以亞歐大陸橋甘肅段為主軸,覆蓋周邊區域、輻射西部地區的物流網絡。
●加快省內8個區域大型特色農畜產品交易市場、蔬菜果品綜合交易市場建設,推進內外貿一體化。支持流通企業通過新建、參股等方式建立海外營銷網絡。
●鞏固現有蘭州中川機場國際航線,開辟蘭州直飛中西亞、中東和歐洲等地區重要城市的國際航線。完善敦煌機場基礎設施,爭取敦煌機場口岸盡早對外開放。力爭嘉峪關機場列入“十三五”國家口岸發展規劃。
●爭取馬鬃山陸路口岸早日復通。加快蘭州新區綜合保稅區建設和封關運行。運營好武威保稅物流中心。積極爭取酒泉嘉峪關、金昌、平涼、天水等有條件的地方建設保稅物流中心。
●圍繞華夏文明傳承保護示范區建設,借助與中西亞及沿線國家的歷史交往、地緣相連、文化相近等優勢,積極培育文化、旅游、建筑、中醫藥等服務貿易優勢,打造一批體現甘肅特色、在全國乃至世界具有影響的文化等服務貿易品牌,實現與貨物貿易良性互動。
●引進和培育一批服務外包企業,提升承接服務外包業務的能力和水平。加快服務外包人才培養,建設服務外包基地。
《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段“6873”交通突破行動實施方案》
《方案》指出,我省將集中力量開展“6873”交通突破行動,即:從2015年起用6年時間,完成投資8000億元以上(公路建設5000億元、鐵路建設3000億元、民航建設400億元),建成公路、鐵路70000公里以上,實現全省對內對外公路暢通、鐵路連通、航路開通3大突破,從根本上解決交通發展不足的問題。
●根據《方案》,將主要完成加快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通道建設、加快綜合交通運輸樞紐建設、加快現代交通物流設施建設三方面任務。圍繞蘭(州)白(銀)、酒(泉)嘉(峪關)等重要節點,超前謀劃,加快建設橫貫全省東西向的國際化陸橋大通道和南北向的運輸通道等重大交通項目,全面提升蘭州國家級綜合交通樞紐地位。依托蘭州高速公路、普通國道繞城環線建設,進一步優化蘭州都市圈公路交通網絡
●圍繞蘭州鐵路綜合貨場和蘭州東川貨運中心,打造蘭州東川鐵路國際物流中心,構建服務全國、面向中亞、西亞以及歐洲的鐵路綜合樞紐
●依托蘭州中川機場,建設國家向西開放的重要航空樞紐;加快蘭州新區綜合保稅區物流園區和蘭州國家級區域物流基地建設,著力發展面向中亞、西亞乃至中東歐地區的對外貿易,進一步帶動本地特色產品出口外銷。
●《方案》提出,著力打通甘陜、甘川、甘青、甘新、甘蒙、甘寧省際公路運輸大通道,到2020年,新增省際主要出口70個,其中高速出口20個、普通國道出口25個、普通省道出口25個。重點支持隴東南地區對外出口通道建設,優先打通甘陜川出口路和斷頭路。同時加快推進G215線馬鬃山口岸—橋灣段建設,打通馬鬃山口岸主通道;加快推進G7京新高速白疙瘩—明水段,肅州—航天城高速,北山—仙米寺高速,G213、G312、G331、G569等公路建設,強化與內蒙策克、甘其毛道口岸,新疆老爺廟等口岸的路網銜接。
●到2020年,建成鐵路3400公里,鐵路運營里程達到7200公里,積極推進省內規劃的銀川—西安鐵路、中衛—蘭州客運專線、蘭州—張掖鐵路三四線、呼銀蘭客專、敦煌客專、定西—平涼—慶陽快速鐵路、蘭州—天水—漢中等鐵路的前期工作;積極推進省內規劃的長慶橋—慶陽鐵路、環縣—海原—中川鐵路、寶雞—中衛鐵路增建二線、西安—平涼鐵路增建二線、成都—蘭州鐵路、酒泉—額濟納鐵路、西寧—合作—成都鐵路、陽平關—隴南—九寨溝鐵路、慶陽—黃陵鐵路等項目前期工作。
●到2020年,新建成機場4個,完成蘭州中川機場二期擴建飛行區工程,加快建設三期擴建工程,將其打造成為西北重要的航空樞紐、歐亞航路機場、航空公司基地機場。實施嘉峪關和敦煌機場改擴建工程,積極打造嘉峪關國際航空口岸。新建平涼、臨洮、武威機場,推進遷建天水機場,加快白銀、臨夏、定西、鼎新、夏官營等支線機場項目前期工作,加快推進通用航空機場建設。
(轉自建投網)